老鷹茶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特別,到底為何以老鷹為名呢?
毛豹皮樟的嫩枝嫩葉曬干后,可當茶泡飲,當地稱它為老鷹茶,也作老茶。老鷹茶葉具有葉色蒼翠、香味持久、滋味醇厚、同味甘美的品質,是很不錯的一道飲品。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老鷹茶的制作工藝。
老鷹茶制作工藝
1、鮮葉采收:3月至6月,采摘單芽至一芽三葉。嚴禁采摘雨水露水芽葉、紫色芽葉、病蟲芽葉。
2、生產工藝
流程:鮮葉→分選→萎凋→殺青→揉捻(不揉捻)→烘干→精選→包裝。
加工技術要求
?。?)萎凋:攤放厚度為3厘米至5厘米,攤放時間4至8小時,通風過程中要注意散熱,防止機械損傷及發熱紅變。
?。?)殺青:溫度控制在120℃至150℃,殺青時間1至2分鐘,致含水分55%至65%。
?。?)烘干:溫度控制在110℃至130℃,時間40至50分鐘,最終成品水分控制在8%以內。
老鷹茶產品特點
老鷹茶全芽披亳,芽頭飽滿均整,游離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較高。干茶色澤棕紅,形態圓渾肥大、壯實;湯色黃亮,滋味醇和爽口、回甜、樟香濃郁。
老鷹茶歷史淵源
老鷹茶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唐朝時期還曾為貢茶。熙寧和元豐年間:“蜀茶博馬皆用粗茶;到了宋朝,隨著推茶制、茶馬互市和以茶治邊等政策的實施,粗茶(老鷹茶)和細茶(綠茶樹種類)都作為博馬易的商品?!鼻寮螒c已未纂輯《清溪縣志》載:“宋元以后茶馬交通,故市繁?!泵駠妗稘h源縣志》載:“縣中惟黃泥保產之,順河八谷山(今石棉縣美羅鄉、豐樂鄉)亦產,味最濃,厚吸不多,有茶,黃泥保兩河鄉出產較豐?!?/p>
從石棉縣安順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歷史紀念館陳列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強渡大渡河時,煮泡老鷹茶的銅壺及采購老鷹茶等物質的文獻資料,也可以看出老鷹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老鷹茶的名稱由來有三:一是因為石棉縣毛豹皮樟只產于崇山峻嶺之間,由于山高,一般只有像老鷹那樣的飛禽才能飛到上面。二是由于毛豹皮樟樹芽(葉)具有清涼解毒的作用,老鷹等飛禽會飛到毛豹皮樟樹上啄食樹葉解毒。三是以前當地人將產于大渡河中游生長的毛豹皮樟的嫩芽(葉)放在開水里撈起來,陰干后存放,有貴客來時飲用,故叫“撈陰茶”,因為發音相近,逐漸被稱為老鷹茶。
很多喜歡喝普洱茶的人,多少都曾遇到咽喉間有過于干燥、吞咽困難、緊縮發癢、疼痛,甚至焦灼感等狀況,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鎖喉。那么為什么喝普洱茶會鎖喉呢?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情況呢?制程高溫問題制作過程中
普洱生茶,葉片必須有一定的揉捻度。為何?其實揉捻本身是一門很需要經驗的技術,比如要茶湯濃釅,自然揉捻力度要大、揉捻時間要長。比如,已香氣見長的茶,則不宜重度揉捻。但是,揉捻是必須以及必需的,也就
采摘鮮葉殺青揉捻放入竹筒內用芭蕉葉密封包好后,埋入地下發酵一周后取出,舂成茶泥大多數人對【酸茶】還是有些陌生的。在我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把茶當作圖騰。他們信奉茶,崇拜茶。他們就是居
茶,樹的葉子,在樹上時叫鮮葉,采摘下來叫茶青,成茶后叫干茶,沖泡后叫葉底。經歷幾千年,茶也由藥用、食用變成了今天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掃盲篇:六大茶類制作工藝簡介茶,樹的葉子,在樹上時叫鮮葉,采摘
很多茶油問過這樣的問題:多緊的普洱茶餅合適?一般得到的回答都是松緊適度,那究竟什么樣的茶餅松緊適度的好呢?我們從茶餅的由來說起。茶餅也就是緊壓茶, 緊壓茶的由來 是由古人按量分散壓成形,容易存放,
縱觀普洱茶從2000年后興起至今,可以看出普洱茶市場其實是一個嚴重依賴概念來推動的市場,從掀起普洱熱潮的越陳越香,到一度讓收藏客們狂熱的能喝的古董,再到后來重演普洱茶瘋漲神話的名山古樹,這些關鍵詞伴隨
在普洱茶界,純料給我們的印象往往是很高大上的樣子,而拼配,常被視為很low級別的茶。事實上,仔細分析起來,拼配藥比所謂的純料高級多了目前的市場上有關純料和拼配之說眾說紛紜,亂人眼球;純料與拼配之爭更是
茶香是判斷一款普洱茶品質的重要標準之一,好的香氣能夠激起人喝茶的欲望,相反香氣不佳則會讓人對這款茶提不起興趣來。香氣一般是茶客在品茶之前首先要去聞的,所以香氣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如何提高一款
一、手工殺青真的比機器殺青好?現在普洱茶的主要殺青方式分為手工鍋炒殺青和滾筒式機器殺青。這年頭,不說你的茶是手工鐵鍋殺青,都不好意思出門的。只要沾上手工這兩個詞,基本上意味著茶的身價就上升了一個檔
收藏普洱茶,首先是因為普洱茶耐得住久藏,且越陳越香。好的普洱茶往往在歲月的流逝中慢慢升值。但收藏普洱茶不能盲目,你一定要先了解一些基礎知識。普洱茶收藏過程是要經歷三個階段;欣賞、購買、收藏,而做投資時必須注意五大關鍵;喝的到、看得懂、買得起、藏得住以及賣得掉。1、欣賞——喝得到,看得懂要如何提高品茗